2012年6月26日 星期二

【書摘】安寧伴行

安寧伴行

作者:趙可式
出版社:天下文化
出版日期:2007年08月15日




內容簡介:

趙可式教授二十七年來陪伴上千位病人走完生命最後一程,讓他們的身心靈都得到最大的舒適,也安頓了家屬徬徨慌亂的心。她把那些椎心刺骨、感人肺腑、可歌可泣的生命故事記錄下來,不是只為了讓讀者一時動容而已,目的是在「用生命故事傳遞生命的學習」。希望醫療人員能體會、理解病人/家屬的需要,提供高品質的療護;希望其他病人/家屬能從故事中獲得啟發,使自己的生命之旅能過得更平安順暢;也希望還沒有經歷過病痛之苦的人學習到生命的智慧。


作者簡介:

趙可式  
台灣大學護理系畢業、美國凱斯西儲大學碩士(主修腫瘤護理)及博士(主修臨終照顧)。現任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護理系教授。第十四屆醫療奉獻獎特殊貢獻獎得主。
二十八年前開始推動末期病人的安寧療護,被譽為「台灣安寧療護之母」。著有《一個護士的碎記》,譯有《活出意義來》、《幽谷伴行》(皆由光啟出版社出版)。


內文摘錄:(http://www.books.com.tw/exep/prod/books/show_series.php?item=0010378614&page=1)
第一章 害怕與誤解 
1 影響現代人面對死亡與瀕死態度的因素
逃避父親亡魂的博士
一位在台灣生長,大學畢業後留學美國,拿到資訊科技博士學位的電腦工程師,因父親去世回台奔喪。在父喪後第六天要求搬到旅館去住,家人不解,因家中有房間可住,為何要花錢去住旅館?這位工程師有口難言,真正的理由是因從小聽說亡者頭七時會回家,他害怕父親亡魂,因而想逃出。他自己也不明白與父親關係很好,又是學科學的人,怎麼會這樣?這就是現代台灣面對死亡的文化態度。

未受過死亡教育的大學生
我有次為某國立大學通識教育上「生死學」課程時,隨意作了一個調查,發現一百多位同學中約有三分之二曾經歷過親人喪亡,卻只有兩位有機會近距離接觸臨終時的親人,並見到遺體。他們或是不被允許,或是自己因害怕而逃避。而且在整個親人死亡的過程之中,沒有長輩為他們做過死亡教育。

思考點
對死亡健康的態度需要從小開始培養,且家庭、學校與社會都有責任。從小沒有健康的死亡教育,即使長大後受到高等教育,仍然會對死亡有莫名的恐懼與非理性的觀念,雖然有近距離接觸死亡的機會,卻未能掌握,使成為死亡教育的契機,極為可惜。國內整體教育層級不斷在提升,但死亡教育仍為待開發的領域。

不讓病人死的醫師
某醫學中心的腫瘤科有一位第二年住院女醫師(R2),因從小功課一流而自視甚高。有一次被派照顧一位癌症末期的老先生,高劑量的化學治療使得病人苦不堪言。病人的兒女皆受過高等教育,經開家庭會議後決議,希望停止化學治療而改用支持與緩和療法,以減輕父親的痛苦為目的。誰知該女醫師以還有治療的空間為由,仍繼續給予化療,並告以:「在我手裡的病人,我絕不讓他死!」二週後病人還是死亡,死前還因化療副作用而不停噁心嘔吐、口腔糜爛、哀哀呻吟。病人斷氣後才從胸前的人工血管上取下化療藥瓶。

以上引自http://www.books.com.tw/exep/prod/booksfile.php?item=0010378614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